丹絨士拔

Tanjung Sepat

丹絨士拔約有2萬3千人口,因為年輕一輩嚴重外遷,人口只剩1萬逾人住在此,其中55歲以上的人口就占了約6千人,所以亦稱“富貴村”。居民多以華人為主,占了90%,村民三大姓氏為林、謝以及陳。 丹絨士拔坐落在雪蘭莪州南邊,從吉隆玻出發只需兩個小時車程。

丹絨士拔原本是個寂寂無名的漁村,現在已經成為許多城市人感受鄉村生活、鬆懈心情的度假首選。

丹絨士拔得名源自Ikan Sepat。Sepat是一種生活在稻田的淡水小魚,學名叫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。中文是絲鰓毛腹魚,因其斑點特出而得名。此魚骨刺多,通常拿來做鹹魚,馬來人喜愛用來煮咖喱。早期的丹絨士拔,因一地耕種稻田,當地馬來人無意間在田裡發現了Sepat小魚,嘗試烹煮,鮮甜可口,立即愛上。馬來居民口耳相傳,進而到田裡捕抓,每有收穫都會大叫“Sepat”。Tanjung是海岬,Tanjung Sepat 的名字因而由來。

丹絨士拔是個漁村,面臨馬六甲海峽,位於西南部濱海的瓜拉樂岳縣(Kuala Langat),從吉隆玻出發只需兩個小時車程。最早的是華裔先民,是來自中國潮州的移民,早年在新港(今峇都烏東Batu Untung)登陸,接著是福建人,形成最早也是最大的兩個族群。根據當地老居民的說法,在緊急法令之前,約50戶人家,以潮州人為主,補漁為生,逐漸形成一個漁村。

後來,英殖民政府在雪蘭莪州濱海區大量種植椰子,丹絨士拔變成了雪蘭莪州主要的椰產地。這段期間,也種植橡膠、咖啡和可可,提供了鄉民的就業機會。直到1940年日本的入侵,丹絨士拔一帶也加入馬來亞抗日遊擊隊。

1950年,緊急法令過後,英殖民政府把散居郊區的華人,集中遷移一個沿海地區,此地落腳。所在地原本是一個大椰園,占地390英畝,彙集了來自新港、峇都勞勿、幹宗勞勿、東目和雙溪柏拉港等地估計供5500人,於是成立了丹絨士拔。捕魚業仍是但是重要的行業,1960年代達到了最高峰,全村漁船多達300多艘,成位一個繁忙的漁港。

經過60年的洗禮,捕漁業由5個港口的興盛到沒落,漁民紛紛該行轉型為養豬業;種植業由當初的椰子與橡膠也逐漸被棕櫚樹所取代,漁村逐步發展成為新村規模,發展成為現今2000多戶人家。80年代的丹絨士拔的發展傾向種植和養豬業,海霸王俱樂部在當時是唯一一家從事海邊娛樂事業,發展的很成功,聞名全馬,其高知名度讓全馬民眾開始認識了丹絨士拔,影響致深。

DATA
景點名稱: 丹絨士拔
地  址: Tanjong Sepat, Selangor, Malaysia